田华(化名)报考财政部驻某地财政监察专员办公务员一职后,取得了笔试、面试第一的成绩。11年前,田华曾患过脊髓空洞症,在体检时他被认为"不合格”。此后,田华将财政部告上市一中院,法院裁定不予立案。昨天,田华又向市高院起诉。(京华时报 11月28日)
就业歧视早已司空见惯,比如最近武汉10余名女大学生在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前玩起"快闪”,抗议公务员体检中的妇科检查存在性别歧视。田华这事儿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就业歧视,笔者无法做出准确断定,但他那一份想"靠”近体制内求安稳的心态,却着实让笔者感到一阵阵鼻酸。
田华如今已工作了7年,有工科硕士学位,又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,想必工作不会太差,甚至可以说比一般人的工作都好。但田华却毅然决然地成为了"国考"大军中的一员,并似乎是抱着"不到黄河心不死”的决心,一定要成功"靠”进体制内,以至于被区别对待后拿起了法律来进行自我保护。但笔者不禁要问,其他工作就真得这么不保险吗?其他岗位就真得这么没有前途吗?公务员的确是个香饽饽,但在僧多粥少的状况下,有较好职业的人也一个劲儿地对公务员岗位趋之若鹜,这种一窝蜂式的想"靠”进体制内的潮流,可以批判,但更多的却是让笔者产生了一种由愤转哀的感慨,以及一阵阵鼻酸。
然而,更大的鼻酸却来自像田华这样的"弱者”,想借助体制来求得自我保护的无果。田华仅仅只是患有脊髓空洞症,手形是会有一点异于他人,但前臂及上臂不太会受影响,若从事财政监察专员办公务员工作,是可以胜任的。但就是这一点点的"小伤”,公务员之门却把他关在了门外,并且还是通过招考部门与医院的"合谋”,两大组织在背后联合起来对付一个小公民,在阳光之下进行也许是愤怒、责骂,但在地下进行,就是鼻酸多于感慨了。
比起田华的"小伤”,很多人还存在着大很多倍的"大伤”,若按田华的行动逻辑,那么有"大伤”之人岂不是要当上大干部才算有安全感?其实,内心充实就是最大的安全,有理想、有抱负,内心充满乐观之情,何以会感到不安全?
田华因自身"小伤”而有"小题大做”的反应——参加"国考”,于法无可批判,于理也应支持,但结果与动机却充满着鼻酸。
(文/王祥) |